中國劇/第五營業

Top/中國劇/第五營業

第五營業

一營業主

戲園營業主。或爲一人。或數人聯合。或爲一種公司。彼營斯業者。多係富有戲園經驗。或本爲優伶。家計富裕者。或別有財東。通融資本。開設劇場。

二劇場與優伶

優伶。有專屬一園時常上台者。亦有臨時搭班岀演各園者。而各優伶及其團體。必與劇場營業者。訂立契約。定期演劇。其中營業者。託某頭目(即後台老板)臨時搭班爲最多。一班優伶及附屬人數。大約至少五六十人。或七八十人。多至百人以上。

名伶與客伶

戲園有時特請住居本地之名伶。或旅行遠來之優人。上台二三日。或演至一星期者。又有由北京時派人赴上海。或由上海派人來京。約聘名伶。出以厚資。請其登台者。

招聘方法

劇場招聘優伶之方法。各不相同。本地優伶。概以口約。豫定每日戲份。若聘京伶於上海。或招滬優於北京之際。必豫訂契約。議定一日或一星期報酬若干。來往旅費。概由戲園負擔。優伶聲譽隆者。宿饍費亦由戲園供給之。待遇頗優。

加錢

戲份。有以加錢計算者。(前已述之)即按座客一人加錢若干計之。其價額。依優伶之聲譽如何。互有高下。或銅元三枚。或五枚。或七八枚。或洋元一角不定。

打砲三天

優伶出演於某劇場。最初三日。試其技藝。俗謂之打砲三天。若三日演畢。技藝精妙。前台歡迎。則繼續上台。始定戲份。反之。技藝不妙。無人歡迎。則由劇場婉詞謝絕。

三戲劇與時節

戲園營業。並無特別注目之時節。如北京天津上海漢口等處之戲園。大半終歲開演。歌舞弗絕。甚則一園晝夜兼演。永不休息。惟比較言之。一月(陰陽兩歷)五月(陰歷端午節)八月。(陰歷中秋節)正當三大佳節。各地劇場。均極繁昌。生意興隆。前後兩台。收入最優。但盛夏嚴冬兩季。座客較常減少。

各節之劇目

各地劇場。自古以來。每遇各節。特演應時之劇一二齣。以引顧客。今日京滬戲園。仍守舊慣。應時演劇。例如正月演紅鸞禧硃砂痣搖錢樹打金枝過新年。均係一種吉祥新戲。否則演滑稽之戲。五月演雄黃陣斬五毒。均係有關午節之劇。七月七日演天河配。七月十五日演閙龍舟于藍記。八月中秋演遊月宮。屆時各園。座客擁擠。無立錐地。前後台人。均欣々然有相喜之色焉。

四演劇之時間

戲園演劇之時間。南北各地。大略一致。晝劇。自上午十一鐘。或十一鐘半起。至下午六七鐘止。夜戲。自下午六七鐘起。至十二鐘止。平均言之。演劇之時間。至多七八小時。但普通劇場。自晝至夜。續演不斷者。全然無之。

晝劇與夜戲

中國戲劇。白晝所演者。俗謂日戲或早戲。夜間所演者。謂之夜戲或晚戲。北京一處。前淸時代。本不許演夜戲。宣統年間是禁始解。迄于民國。夜戲漸盛。又每日劇場開幕。俗謂開鑼。閉幕謂之散戲。

五每日齣數

各地劇場。每日所演者。大抵自七八齣。至十齣。至多以十一二齣爲止。其一齣所費之時刻。互有長短。固不相同。概而言之。長者。一小時或一小時半。短者。三四十分。平均計之。四五十分爲最多。而最長者。有時費二小時或三小時。極屬稀少。但一種戲劇。有時費三四小時連續演唱者。是屬罕有之例。

一齣時間表

茲將余所調查各劇一齣所費之時間。列表于左。以示閱者。

落馬湖 二時十五 分武家坡 四十分 海慧寺 二時 美人計 一時二十五分 樊江關 四十分 滾釘板 一時二十分 陽平關 三十七分 長板坡 一時 馬鞍山 三十五分 翠屛山 一時 二進宮 三十分 烏龍院 五十分 伐子都 二十五分 三國志 五十分 醉酒 四十五分 岳家莊 四十五分

六優伶之登臺

優伶之登台。與日本演劇。大不相同。中等以上之脚色。惟以演一齣爲例。一劇演畢。匇々歸去。(有時一伶演兩齣此爲特例)中等優伶。或演二三齣。至下流者。則上台數次。不勝屈指。

七優伶之分配

優伶之分配。本有標準。先後自定。開鑼以後。第一齣第二齣。均屬下等脚色。愈在後者。脚色位置。愈見高尙。最後二齣。爲最優等之脚色。中軸以後。概無劣戲。且中軸戲。往々有優等脚色挿入。

八劇目之排列

戲園劇目。每日更新。晝夜亦畢。其戱劇。多係一齣者或連齣中之一齣。有時演連台戲。但連台戲。非一日演畢。即數日分演。

劇目之擬定

每日劇目。由後台老板擬定之。其標凖。按照劇中情節。觀客之嗜好。演過之日 數等。酌量選擇。並諮之前台及優伶。以决定之。其配劑之方。須將文事武事情愛滑稽等戲。並音曲之種類如何。互相配合。務避重複。其比率以十齣言之。文事爲四。武事爲三。情愛爲二。滑稽爲一。而三齣武劇。照例挿在首尾及中間。此亦調節戲目之一法也。

九流行之演劇

各劇場平常所演之戲劇。依土地狀况如何。自不相同。例如北京最受歡迎之戲劇。上海演之。未必悅人耳目。滬上有名之戲劇。京師演之。亦未必博人喝采。但戲劇評判之程度。本依優伶技藝之優劣爲凖。若有名伶。演其傑作。不論何地。座客無不歡迎者焉。

常演之戲目

茲據調查。南北劇場平常所演之文武劇目。列舉於左。以示閱者。

文劇

空城計 南天門 三娘教子 桑園寄子 文昭關 李陵碑 武家坡 玉堂春 二進宮 斬黃袍 打龍袍 六月雪 捉放曹 硃砂痣 釣金龜

武劇

𧈢蜡廟 四傑村 惡虎村 挑華車 白水灘 花蝴蝶 鐵龍山 艶陽樓 金錢豹 落馬湖 嘉興府 收關勝 金山寺 取金陵戰宛城 鐵公雞 冀州城

情愛

梅龍鎭 烏龍院 得意緣 紅鸞禧 打櫻桃 辛安驛 少華山 小放牛 破洪州 打花鼓 虹霓關

滑稽

請名醫 花子拾金 丑表功 送親演禮 一疋布 過新年 瞎子逛燈 打皂 連升三級

十劇目之廣告

戲園每日之劇目。張貼廣告。分爲數種。一曰海報或戲報子。即將本日或本晚之劇目及伶名。以金字或黑字。大書之於廣大之赤紙或黃紙。每朝貼之城門 附近。或市街繁華之處。以廣招徠。一曰門報。每齣一張。貼之於戲園門首。一曰堂報。即係揭於劇場內欄干之下者。(聞前淸之戲報僅書劇目不書伶名)

新聞與傳單

近年以來。各劇場。鑑於時勢。利用新聞。於是將本日劇目。亦揭諸報紙之上。廣示世人。又製有傳單。印刷劇目。先日派人。散布市中。

十一戲單

各劇場。將每日劇目。印刷于紙片。演劇之際。於場中售之。俗謂之劇單。該紙片。大約長一尺。廣六七寸。赤色黃色爲多。聞北京曩昔之戲單。係一小紙片。僅用筆寫劇目。(大約略名)極爲簡單。各地之戲單。概有一種筆法。字體肥大。與普通文字大異。恰如日本劇場。及相撲場(角觝)所用之目錄。其紙幅。與今日無異。惟多用赤色或黃色者。

近頃之戲單

近年以來。戲單形式。漸次變化。木板減少。鉛版加增其所用之紙。華紙少。洋紙多。其格式。則下方排列劇目。各劇目之上。揭出重要優伶之名。往年上海某劇場。曾謀戱單之改良。裏面略說各劇內容。以便觀客。今已無之。

戲單之模樣

余收藏古今各地之戲單。不下數百張。仔細研究。頗有趣味。本擬於本書中。揭其數種。以示一斑。今省略之。以免煩雜。

十二座客

劇場座客。有官客(男)堂客(女)之別。但北京戲園。民國以前。禁止女子觀劇。今日劇場。女座必設在樓上。男座必在樓下。但有時分截樓座。男女各半。而不設女座者。樓上概爲男座。

男女分座

中國風俗。男女本不同席。故劇場座位。尙守此制。門首揭出男女分座四大字。惟在改良劇場。則樓上包廂。許可男女同座。

十三場面

台上場面。鼓手琴手鑼手諸人。雜然列坐。以奏音樂。但各樂手之座位。各園一致。殆無大差。

單皮鼓與夾板

樂手之中。以兼掌單皮鼓與夾板者一人爲中心。其他樂手。環而繞之。但演秦腔劇時。敲梆子者。必居最後之處。樂手中。敲鑼鈸者立。其他均坐。

十四戲價

戲價。除改良劇場門首售票外。普通戲園。殆不售票。俟觀客入座後。座役來徵戲價。外有手巾把戲單茶果等錢。與日本普通劇場觀劇可以飮食者大異。但新式劇場中。有時預備酒餐者。

戲價

戲價。依舞台之等級。及脚色之優劣。互有高下。大不相同。但樓座。較池座必貴。

優等每人。自四五角錢。或七八角錢起。至多一元。或二元左右。中等。自三四角錢起。至五六角錢止。下等。二角錢左右。樓上包廂一間。普通三四元。或七八元。

乃至十元左右。至多自十四五元起。至二十元左右止。童伶專門之劇場。不論包廂池座。戲價特廉。大抵每人。銅元十五六枚。或二十枚左右。

茶價果價

戲價之外。每人擦臉一次。銅元一枚。或二三枚。戲單一枚。茶錢四五枚。或一角。點心價値。固不一定。普通一碟。多在一角左右。

十五園役之討厭

中國劇場。因襲既久。惡風甚多。就中。園役行動。最爲討厭。而關於冲茶一事。尤爲可憎。例如有客就坐。園役即來徵求戲價。並進茶具。客不需茶。亦必强之。有時爲之發生口角。且茶水之冷熱。座客苟不干涉。園役即任意漫待。演劇未畢。園役即持茶壺去。

唯一目的

園役之唯一目的。惟在茶錢。其茶錢。愈多愈佳。客若稍吝茶錢。園役必求之不已。恰如餓狗求食者然。據精通劇場事情者所談。各園僕役。性質劣惡。尙不及苦力。察其相貌。十之八九。頗極兇險。無異罪犯。

十六祭辰與休息

前淸時代。大廟及社稷壇等祭日。謂之齋戒。歷代之皇帝及皇后崩去之日。謂之忌辰。除外國租界外。全國劇場。一律停演。民國以來。此禁始解。各地戲園。周歲開演。優伶劇場。一律休業。一年中僅々數日而已。

祖神封台

陰歷三月十八日。爲梨園祖神祭日。五月初三日。爲靠箱會。即關於後台衣箱及砌末之祭日。十二月二十日前後。爲劇場封台封箱之日。是三日。劇場休業。假座於劇場內或飯館。設壇祝神。儀禮嚴肅。禮畢開讌聚飮。而封台之後。至除夕間。一律休息。元旦再行開演。

十七催戲與拿手

催戲者。每朝派人。至優伶家。交付本日戲單。(此戲單係筆寫者非劇場所售之物多用黃紙)請其上台。是係一種規矩。乃招待優伶之意也。本日若催戲者不來。優伶固可不赴戲園也。又優伶。關於戲份或戲碼。時鳴不平。故意吿假。俗謂之拿橋。是時催戲人與優伶之間。或調和。或决裂。屢生爭論。

得意之作

各國優伶。各人有各人得意之傑作。日本謂之十八番。中國亦然。俗謂之拿手好戲。例如程長庚之於文昭關。程伶飾伍子胥。扮相合宜。技藝絕妙。一演是劇。不論風雨。座客必滿。戰長沙。亦爲程伶傑作之一。

譚鑫培梅蘭芳

茲將已故譚鑫培以下諸伶之拿手戲目。列舉于左。以示閱者。

  • 譚鑫培 賣馬 瓊林宴 洪洋洞
  • 孫菊仙 魚腸劍 罵楊廣 逍遙津
  • 十三旦 花田錯 辛安驛 紫霞宮
  • 劉鴻昇 斬黃袍 轅門斬子 四郞探母
  • 陳德霖 二進宮 孝義節 雁門關
  • 龔雲甫 釣金龜 徐母罵曹 行路哭靈
  • 楊小樓 連環套 楚漢爭 落馬湖
  • 郭寳臣 潯陽樓 失街亭 戰猇亭
  • 崔靈芝 玉堂春 烈女傳 三笑姻緣
  • 田桂鳳 鴻鸞禧 烏龍院 翠屛山
  • 張黑 大名府 臥虎溝 銅網陣
  • 梅蘭芳 宇宙鋒 天女散花
  • 尙小雲 玉堂春 祭寳塔
  • 吳鐵菴 失街亭 擊鼓罵曹
  • 小翠花 醉酒 烏龍院
  • 劉喜奎 渡仙橋 二縣令
  • 鮮靈芝 一圓錢 家庭禍水
  • 張小仙 小放牛 玉堂春